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資訊專區

緊急醫療後送主力、「空勤總隊」

  • 發布日期:103-05-05
  • 資料來源: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

台灣偏鄉與離島地區,地理環境特殊,加上醫療資源較為缺乏以及居民經濟上的弱勢,導致醫療品質長期處於落後狀態,緊急患者無法在當地獲得最佳醫療照護,為了爭取病患的醫護黃金時間,往往必須搭機赴台轉診,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即為醫療後送的主力。
空勤總隊職司五大任務,其一在救護任務方面為支援緊急醫療之空中救護、轉診、器官移植,當空勤總隊接收衛生福利部空中轉診審核中心醫療轉診的通知後,按標準作業程序來施行,起飛前對於作業條件都先做好任務提示,針對飛機狀況、天氣狀況、地面管制、載重平衡、壓力高度、風速限制及能見度與落地區落實規劃,抵達目標區後,先行實施高、低空偵察。落地後,滑行至救護車接送區,確認傷病患、隨行醫護人員及家屬後,由機工長及醫務人員協助將傷病患送上飛機並固定,查詢傷病患病歷並記錄登機時狀況,告知傷病患及隨行醫護人員相關之空中安全注意事項。機組員再將飛機滑出起飛,沿計畫航路飛行,落地後,滑行至救護車接送區。到達接送區後,機工長及醫務人員將傷病患自飛機上轉送地面救護車,任務完成,回報任務執行狀況。尤其運送嚴重的傷患更需在飛行前小心的評估,一旦決定要後送,需考慮到病患的需要和座艙環境,詳細的評估與規劃,確保傷患者沿途安全。
多次擔任醫療後送任務第一大隊第一隊馮隊長,記憶猶新的表示,約在102年12月底,當日寒流來襲,天空飄著細雨,異常寒冷,凌晨時分,專線電話響起,總隊勤務指揮中心通知有金門醫療後送任務,有一個約3個月大的新生兒疑似黃疸過高,情況緊急,需要緊急醫療後送。任務機組員在受命後,立即進行任務提示。飛機起飛後,沒多久就來到了海上,海面的雲層分布在800 ~1000呎,只能仰賴儀器進行飛行,亂流影響飛行穩定度。飛行了約1小時35分,接近金門時,濃霧嚴重影響飛行視線,相關的機組員以熟練的操作技能,安全的降落在金門機場,直升機一停妥,快速地將新生兒安置於飛機上後,立即返航。從高空看,海面上僅有零星的漁船燈光,除了飛機的聲音外,異常寂靜,但卻無法平息心中的擔憂。收起不安的心思,希望能安全、快速的將小孩子送醫,約莫拂曉抵達松山機場,救護車已在等待,立即將新生兒接走,隨著救護車燈光越來越遠,心中那顆沉重的石頭才慢慢放下,拖著一身的疲憊,暗自祈禱小孩子能夠平安、健康的長大。
統計自100年元月至103年4月底止,空勤總隊共執行629次緊急醫療後送任務,空勤總隊隨時整裝待命,秉持「全心關懷、時刻守護」的精神,永遠守護民眾。